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典型经验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振兴动态 >> 典型经验
靖远、华池产业扶贫见成效
发布日期:2017-08-25 作者: 来源:

甘肃脱贫攻坚动态

2017年 第78期

甘肃省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办公室 编2017年7月27日


靖远、华池产业扶贫见成效

靖远县在脱贫攻坚工作中,通过“建基地、育龙头、打品牌、拓销路、解难题”等五大举措做强特色产业,贫困户实现产业脱贫的比重超过60%。

一是建设基地聚内力。兑现奖励扶持资金2.1亿元,建成蔬菜种植、羊养殖、枸杞种植、籽瓜西甜瓜种植、文冠果种植、大枣种植等六大产业基地,蔬菜、文冠果、瓜类、枸杞、大枣、苹果种植面积分别为50.8万亩、14万亩、15.5万亩、19.5万亩、3.3万亩、1.9万亩;各类畜禽饲养量达798.69万头(只);甘草、板蓝根、金银花等中药材种植面积共27.4万亩。带动贫困户1.53万户6.04万人。

二是培育龙头添活力。培育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和农民专业合作社等专业组织,采取“公司+基地+农户”“合作社+基地+农户”等多种经营模式相继建成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108家,农民专业合作社2395家、家庭农场309个,覆盖18个乡镇和176个行政村,充分发挥专业合作组织在人才、资金、技术、市场等方面的优势,带动贫困户1.1万户,促进贫困群众增收。

三是打造品牌加马力。实施品牌引导、培育、奖励、保护,开展地理标注证明商标、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农产品地理标志等申报培育工作。目前,全县拥有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4件,农产品地理标志2件,甘肃省名牌产品9个,甘肃省著名商标17件,白银市知名商标7件,“三品一标”认证达59个,认证面积68.05万亩,其中贫困户种植16.8万亩,涉及9025户36254人。

四是拓宽销路增动力。实施“农产品进京入沪进藏入疆”工程,与全国30多个省市的300多家大型超市、批发市场及各大高校建立了长期购销关系,年销售各类农产品近200万吨,实现销售收入7.1亿元。建成县级电商产业园1处、乡镇电商服务站18个、村级服务网点65个、淘宝零售店铺439家、企业网店124家、贫困村网店142家,建立电商平台和网站的合作社达到90多家,年销售收入超过5000万元。

五是解决难题强能力。实施精准扶贫贷、草食畜牧贷、妇女小额贷等金融扶持工程,累计发放各类贷款35.5亿元;成立增信服务公司21家,激活群众的地权、林权、房权等资产,累计发放“三权”抵押贷款9740万元,互助资金4000多万元;开展农村实用技能培训,累计培育高级农业技师11名、技师45名、助理技师198名、技术员491名,“土专家”745名,选拔村级农业技术指导员144名,培养农村实用人才1.45万人,培训贫困群众6.7万人次。

华池县把带动贫困户增收作为脱贫攻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将全县9074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全部纳入龙头企业、农产品加工小微企业、合作社,使其进入种植、养殖、文化产业、劳务等相应的行业进行生产劳动,带动贫困户稳定增收。

一是培育壮大优势产业。制定出台了《华池县建档立卡贫困户产业扶贫规划(2017-2020年)》。植业方面,围绕全膜玉米、设施蔬菜、中药材、小杂粮、苗林、沙棘等产业,完成特色产业种植面积80.46万亩。养殖业方面,依托中盛、陇牛、秦达等4户龙头企业,通过发展订单农业、品牌农业,带动贫困户发展。文化产业方面,由南梁红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等4户文化企业,以全县15个乡镇111个行政村为主战场,建立多元文化富民产业体系。

二是努力完善产业链条。积极探索多种合作模式,引导龙头企业、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与贫困户建立紧密的利益链接机制。采取“支部+合作社(大户)+农户”模式,由党支部依托本村的产业优势和地域优势,引导、鼓励群众组建合作社,目前全县成立合作社180多个。采取“企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驴产业方面,积极引导华池县宏富亿养殖有限公司与山东东阿阿胶集团签订框架协议,建立东阿阿胶华池种驴繁育基地。牛产业方面,依托甘肃红南梁农业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建立集中养殖小区和自动挤奶站,发展规模养殖,探索尝试贫困户在企业认购奶牛、企业养殖的模式;羊产业方面,与中盛建立合作关系,发展种羊品种改良繁育和黑山羊保护与扩繁;鸡产业方面,以秦达禽业为龙头,采取企业建基地,群众租厂房的方式,群众可实现年收入5-8万元;中药材方面,以俊益中药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和银旺中药材种植农民专业合作社为依托,群众自愿以土地和资金入股,建立中药材种植基地5处,新建中药材试验示范园1处100亩,新建中药材收购加工企业1个,带动群众连片规模示范栽植中药材1500亩,为入社的115户贫困户增加收入3000元。采取“民俗研发中心+企业+农户”的模式,由南梁红文化传媒有限责任公司为贫困户、农村留守妇女免费提供原材料、样品,按照客户需求定制产品,目前已培训贫困户130多户200多人,每月可实现收入1200元以上。

三是探索创新参与模式。根据农户自身情况和生产资源的不同,对群众参与产业扶贫的模式进行精准定位、因户施策,采取自主生产型、技术带动型、投资分红型、小区合作型、无本致富型、流转务工型等六种模式,使不同致贫原因的群众都能参与到产业扶贫当中,确保全县9074户贫困户通过产业发展,有一份持续稳定的收入。

四是充分发挥资金效益。县政府筹资撬动银行贷款4亿元,贷期5年,财政贴息3年用于扶持产业发展。对种植业和养殖业按照产业发展规模,制定了不同的贷款标准,解决产业发展中资金短缺的问题。同时鼓励农户参与养殖保险,政府以30%的比例给予补贴。对龙头企业,通过贴息贷款、折股量化等资金政策支持,积极创造条件,对带动贫困户达到100户以上的龙头企业、合作社、种养大户,县财政分别给予1-10万元的奖励。

五是全面服务群众增收。在技术保障上深入实施以培育新型农民为主的技能培训工程,每个贫困村都下派了科技特派员。在信息保障上,建立贫困村农民专业合作社、种养殖大户手机信息或QQ群服务平台,适时发布信息和交流市场行情;聘请专业经纪人根据龙头企业、合作社、种养大户和农户的发展需求。在风险保障上,鼓励经营主体参与购买保险,为农户发展产业提供风险防范。

上一条:兰州市实施“七大行动”全力推进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
下一条: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