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典型经验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振兴动态 >> 典型经验
卓尼:食用菌产业由规模效益向高质高效转型升级
发布日期:2023-06-28 作者: 来源:

卓尼县围绕“11358”发展思路,有机融合推进现代种植业五个万亩培育行动和现代丝路寒旱农业优势特色产业三年倍增行动,食用菌产业已成为助力乡村振兴,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朝阳产业,正在由规模效益型向高质高效转型升级。

一、种植扩面成效显著。卓尼县2016—2020年进行了小面积的黑木耳和羊肚菌试点示范种植,种植面165亩,通过5年的积极探索与实践,食用菌种植技术日趋成熟,助农增收效益日趋明显,群众种植积极性逐年提高。2021年,在木耳、纳浪等8个乡镇,由公司、村集体、合作社、种植户等多方联动,逐步扩大种植面积,2022年种植面积达到1600亩。黑木耳栽培方式由大棚吊袋栽培和大田地摆栽培,形成了木耳+高原夏菜+羊肚菌一年三茬的轮作种植模式,每个钢架大棚年总产值达到 9.2 万元,带动10个乡镇的2300多闲散劳动力就近就地务工,月收入可达3000元。同时,积极吸纳大中专毕业生就业200 多名,实现了就业扶持与产业发展、增收致富与社会效益的双赢。

二、基地发展模式新颖。打造集中连片、示范引领的食用菌种植基地6个、新品种示范种植点3处,引进龙头企业3家,培育壮大合作社集体经济15家,食用菌种植逐步实现规模化、集约化、标准化。推行党组织+龙头企业+集体经济+基地+人才+农户的产业化联动模式,通过支部领航、党员带头、人才助推、群众参与,构建了支部建在产业链上、党员服务在产业链上、人才聚在产业链上、技术培训在产业链上、群众增收在产业链上的五链聚合力的产业振兴良好局面。

三、产研结合提升产能。2021年引进培育专业的菌棒生产厂和规模化龙头企业 2 家,建立菌棒生产基地2个,创建菌棒生产+基地种植的发展模式,实现菌棒生产和供应本地化。2022年与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及甘肃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达成高原酥油菇研究驯化合作协议,并完成了当地野生菌菇资源的采集调查,酥油黄蘑菇土样营养成分分析、种质资源的收集与鉴定、基础性研究、母种培养基配方的探索、栽培种培养基配方探索及其他野生菌的驯化。建立完善菌棒生产线,延长产业链,引进新品种,推广新技术,助推食用菌产业高质量发展。甘南卓尼美石菇源生态农业发展有限责任公司计划生产黑木耳菌棒 1500 万棒、加工分拣黑木耳 1000 吨,年产值达 9000 万元;甘南州车巴沟经济开发股份有限公司计划在刀告乡盘桥村建设黑木耳菌棒生产加工车间生产木耳菌250万棒价值500万元。在刀告、完冒、恰盖 3 个乡镇开展了酥油黄蘑菇仿野生栽培工作,为酥油黄蘑菇仿野生栽培掌握第一手资料。

四、目标明确稳步推进。按照2025年实现五个万亩食用菌种植面积达1万亩的目标定位,辐射带动食用菌种植乡镇从10个增加到12个。依托中国农业科学院都市农业研究所、甘肃省科学院生物研究所、黑龙江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专家团队,结合县农技站专业技术力量共同开展卓尼县强科技项目5个,充分挖掘当地野生菌类资源。在食用菌种植优势产区引进2家龙头企业,建立黑木耳菌渣再循环利用厂区2个、农产品安全追溯点1个,提高废料的循环利用率,建立完善食用菌种植业食用菌相互利用的生态循环模式。鼓励经营主体和龙头企业签订食用菌产品销售订单协 议,由卓尼县纳朵朵生态农业有限责任公司种植、加工的价值75万元的500斤干羊肚菌顺利出口巴西,卓尼羊肚菌首次走出国门走向世界。

五、创新机制大力扶持。建立政府引导、市场主导、部门协调工作保障机制和一套方案、一个专班、一个团队、一套扶持政策、一套考核细则的食用菌产业五个一工作推进机制,推行产业链链长制,强化产业链发展的服务保障。不断加大新型经营主体外引内培力度,以先建后补、奖励补助的形式,将乡村振兴衔接资金持续用于经营主体发展食用菌产业扶持上,增强了经营主体的发展能力。

六、着眼长远强化培训。持续加大食用菌专业人员培养力度,大力推动成果转化,通过理论授课和现场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对基层技术人员、乡镇工作人员、合作社理事长、种植户等人员开展种植管理技能培训。近几年,全县累计培训黑木耳专业技术人员35名,乡镇工作人员65名,职业农民500名。依托中国农业科学院、甘肃省科学院专家团队,组建食用菌技术指导小组,推行农技人员包乡包棚责任制,积极提供技术保障。

 

 

上一条:舟曲县:多措并举 助力防返贫监测提质增效
下一条:舟曲县乡村振兴局“三字诀”抓实抓细重点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