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典型经验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振兴动态 >> 典型经验
坚持六种思维 推进脱贫攻坚
发布日期:2017-04-06 作者: 来源:

坚持六种思维 推进脱贫攻坚

---学习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心得体会

州扶贫办党组书记 主任 杨学锋

(2017年4月)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扶贫开发摆到治国理政的高度,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进行决策部署,大力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开创了扶贫开发事业新局面。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扶贫开发工作多次发表重要讲话,系统阐明了新时期我国扶贫开发工作的一系列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为我们着力推进脱贫攻坚提供了重要思想武器。在工作实践中,扶贫系统如何学习好、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战略思想,特别是视察甘肃时“着力推进扶贫开发,尽快改变贫困地区面貌”的重要指示要求,关键要坚持运用政治思维、全局思维、辩证思维、精准思维、底线思维、群众思维方法,进一步提高认识、深化思路、完善举措、推进落实。

一、坚持政治思维,认识脱贫攻坚重要性

习近平总书记从战略和政治高度审视扶贫开发,他指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我们党的重要使命”。“反贫困是古今中外治国理政的一件大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是标志性指标。”这一论述深刻阐明,脱贫攻坚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事关人民福祉、事关巩固党的执政基础,具有重要战略意义和政治意义。我州作为全省扶贫开发的主战场,如期实现脱贫目标是加快转型的先决条件,是确保社会和谐稳定的根基所在,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首要前提。历经多年不懈努力,全州贫困人口虽然从2011年底的28.39万减少到2016年底的5.55万,但好多其他脱贫指标在全省不占先,我们一定要充分认识抓好脱贫攻坚的政治意义,充分认识扶贫工作的复杂性、长期性和艰巨性,以责无旁贷、舍我其谁的勇气和担当,坚决打好打赢脱贫攻坚这场硬仗。扶贫系统将勇作脱贫攻坚的敢死队和主力军,在其位,谋其政,负其责,尽其力,既要当好党委政府的参谋助手,敢于担当作为,又要保持战略定力。对一些不正确的说法敢于回应说不。

二、坚持全局思维,提高脱贫攻坚统筹性

精准扶贫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和生态建设等方方面面,解决整体贫困问题,需要全局着眼、整体谋划、系统推进。总书记强调:“凡是有脱贫攻坚任务的党委和政府,都必须倒排工期、落实责任,抓紧施工、强力推进。特别是脱贫攻坚任务重的地区党委和政府要把脱贫攻坚作为‘十三五’期间头等大事和第一民生工程来抓,坚持以脱贫攻坚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要层层签订脱贫攻坚责任书、立下军令状。” “脱贫致富不仅仅是贫困地区的事,也是全社会的事。”根据目前全州脱贫攻坚运行情况,应注意把握好三个问题:一是工作摆布要突出全局性。切实强化一号工程意识,以脱贫攻坚统揽农牧村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坚持围绕脱贫抓发展、加快发展促脱贫,推动精准扶贫与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和农牧村环境卫生综合整治等重大决策深度融合、良性互动、互促共赢。二是方案落实要强化整体性。“1+17+1”精准扶贫方案涵盖多个领域,贯穿“精准性”要求,体现“组合拳”特色,只有不折不扣执行到位,才能凸显扶贫政策的综合效应。针对行业政策不断发展变化的实际,近期要对方案进行一次修订完善,同时建议州委、州政府尽快研究下发《关于在脱贫攻坚中加强精神扶贫的实施意见》,形成“1+17+2”的政策体系。三是帮扶措施要体现系统性。针对贫困村户制定的帮扶措施,既要精准有效,也要彼此耦合,统筹考量贫困群众致贫的多重因素,找准症结,综合施治,不断加快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步伐。同时,要注意上下左右之间的信息沟通、数据衔接,防止因信息数据错误而使脱贫成效“打折扣”。

三、坚持辩证思维,把握脱贫攻坚规律性

扶贫开发是党和政府的长期历史任务。习近平总书记辩证地指出:“经过多年努力,容易脱贫的地区和人口已经解决得差不多了,越往后脱贫攻坚成本越高、难度越大、见效越慢”。“要防止层层加码。”“不顾客观实际的层层加码,看似积极向上,实则违背规律,急躁冒进,欲速则不达。”这就要求我们既要善于解决实际问题,又要善于把握脱贫规律,既要避免 “拖延病”,又要防止 “急躁症”。近几年,全州扶贫工作总体处于“用百米速度跑长跑”的状态,在国家大幅压减2016年建档立卡脱贫人口的新形势下,我们要从追求脱贫速度全面转向高度重视脱贫质量、科学兼顾脱贫速度的常态化轨道上来,把工作的重心放在有效落实扶持政策和项目上。前不久,我们上报了比较稳妥的脱贫“摘帽”时序,但根据省上“十不脱、十不算”的最新政策要求,部分县深感压力再次加大,因此建议州县对“摘帽”时序再分析研究,使之更科学、合理、务实。

四、坚持精准思维,增强脱贫攻坚针对性

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是扶贫开发理论和实践的重大创新,发展和延伸了党的共同富裕理论,开创了新时期扶贫工作的新思路新境界。总书记强调:“扶贫开发推进到今天这样的程度,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搞大水漫灌、走马观花、大而化之、‘手榴弹炸跳蚤’,不行”。“ 改进脱贫攻坚动员和帮扶方式,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全过程都要精准,有的需要下一番“绣花”功夫。”这就要求我们要更加深入贯彻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把握好“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四个关键环节,让贫困群众真正得到实惠。一要防止“片面化”。不能把“三农”工作全部当成扶贫工作,不能用区域发展替代脱贫攻坚,更不能搞缩小版的“大水漫灌”。二要防止“平均化”。该由贫困户享受的扶持政策,就要严格兑现给贫困户,不能在贫富之间搞“平衡”,更不允许让富人来“蹭油”。三要防止“图表化”。坚决杜绝扶贫领域形式主义,大幅压减图表卡册等“纸上”工作,凡是上级没有要求的图表工作,建议县市少创新、少安排。四要防止“账面化”。贫困人口识别和退出,评价标准不能只盯在收入上,而要统筹考虑“两不愁、三保障”等综合性指标,把牢进退的质量关和稳定关。

五、坚持底线思维,规范脱贫攻坚约束性

一个是守住全面小康的底线。打赢脱贫攻坚战本身就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艰巨最繁重的任务在农村、特别是在贫困地区。如果没有农村的小康,特别是没有贫困地区的小康,就没有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另一个是守住廉洁扶贫的底线。总书记强调:“扶贫资金是贫困群众的‘救命钱’,一分一厘都不能乱花,更容不得动手脚、玩猫腻!要加强扶贫资金阳光化管理,加强审计监管,集中整治和查处扶贫领域的职务犯罪,对挤占挪用、层层截留、虚报冒领、挥霍浪费扶贫资金的,要从严惩处!”总书记特别指出:“我不满意,甚至愤怒的是,一些扶贫款项被各级截留,移作他用。扶贫款项移作他用,就像救灾款项移作他用一样,都是犯罪行为。还有骗取扶贫款的问题。对这些乱象,要及时发现、及时纠正,坚决反对、坚决杜决。”要时刻牢记总书记的这一要求,紧绷纪律和规矩这根弦,确保把有限的资金真正用在扶贫对象上,用得规范、合理、安全。

六、坚持群众思维,调动脱贫攻坚主动性

干部和群众是脱贫攻坚的重要力量,贫困群众既是脱贫攻坚的对象,更是脱贫致富的主体。总书记指出:“脱贫致富终究要靠贫困群众用自己的辛勤劳动来实现。”“现在,一些地方出现了‘干部干、群众看’的现象。一些贫困群众等靠要思想严重,‘靠着墙根晒太阳、等着别人送小康’。”“出现这种现象,既有群众的原因,也有干部的原因”。 精神贫困是“穷根子”拔不掉的主因之一。总书记这一内源扶贫重要思想,要求我们必须要有扶贫先扶志、治穷先治愚的思想认识,要在脱贫攻坚中坚持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坚持物质扶贫与精神扶贫两手抓,千方百计激发贫困地区、贫困群众内生动力,帮助贫困群众靠自己双手改变命运、实现人生出彩。

上一条:苹果花开香四溢,脱贫致富奔小康——花园工作站水泊沟村脱贫致富典型案例
下一条:泾川庆城深入开展贫困户入户核查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