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典型经验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振兴动态 >> 典型经验
宕昌县探索创新党建促脱贫攻坚工作
发布日期:2018-04-20 作者: 来源:

近年来,宕昌县紧紧围绕抓党建促脱贫攻坚,聚焦发挥党支部在脱贫攻坚中的战斗堡垒作用,以落实贫困户增收“十条路”拓展行动和推进“三变”改革为载体,着力解决各类产业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经营管理水平不高、缺乏市场竞争力以及带贫能力不强的问题,深化“党组织+”脱贫带富模式,完善机制,规范运营,真正促进合作社发展壮大。目前全县230个建档立卡村和深度贫困村共成立“党组织+”模式农民专业合作社256个,带动贫困户4052户,52个村实现了村级集体经济持续增长,党建助推脱贫攻坚的功能不断增强。一、坚持支部主导,构建“四位一体”保障机制。一是强化政治引领。围绕资源优势和产业发展基础,由党支部主导合作社发展方向,以“三变”改革为动力,促进集体资源、财政投入扶贫资金、贫困户土地、劳动力共同入股,形成各生产要素集聚整合、共同开发、利益公平合理分配的联结机制。党支部统揽资源整合和资金管理使用,合作社具体负责经营管理,村民监督委员会全程监督。合作社在阳光机制下健康有序运行,极大提高了贫困户入股参股加入合作社的积极性。理川镇苏都村58户贫困户积极向“大东山”合作社参股入股33万元,年底分红4.9万元,带贫效果初步显现。兴化乡柴家庄村18户贫困户入股“雪域”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年底分红5.2万元。二是强化组织保障。始终坚持党管合作社原则,合作社由党支部牵头组建,支部书记兼任理事长,推荐党员经营户担任理事成员,帮助指导合作社选优配强理事会、监事会,积极发挥村民监督委员会的作用,建立合作社内部管理监督机制,促进规范运行。三是强化人才支撑。坚持把业务骨干、专业技术人员放在脱贫攻坚一线的原则,发挥“第一书记”牵线搭桥优势,协调项目资金,促成项目合作。把大学生村官全部调整到贫困村任职,鼓励村官领办协办合作社,为合作社发展全方位提供人才支撑。沙湾镇大寨村第一书记宋鹏结合大寨村花椒、油橄榄、臊子等特色资源,成立白龙湾农副产品公司,2017年村集体增收1.5万元,带动80户贫困户户均增收1500元。将台乡下巴山村大学生村官李一冰与村“两委”一班人因地制宜创办农产品种养合作社,依托电子商务,大力发展养蜂、养鸡、药材加工,年销售额40多万元,吸纳带动12户贫困户。四是强化扶持指导。坚持把项目往合作社整合、资金向合作社倾斜,为全县150个贫困村每村解决了5万元的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启动资金,作为村党支部控股的资本金入股合作社。积极为合作社下派“产业指导员”,解决产业发展中遇到的技术难题,目前全县为两河口镇罗湾村老山养蜂专业合作社等52个合作社选派专业技术人员36人。

二、创新发展思路,落实“两种模式”发展路子。一是积极探索推行“庄浪模式”。在全县范围内,按照“国有农发公司+党支部+合作社+贫困户”的发展思路,成立了国有农业发展公司,在贫困村大力发展党支部主导下的农民专业合作社,党支部组织贫困户有计划地承接项目,进行种养殖业发展,统购统销、统一品牌,解决了贫困户没有带动主体和单打独斗、没有品牌、市场竞争力不强的问题。二是积极推进“德青源公司轻资产模式”。建立“德青源公司+党支部+互助资金协会+贫困户”模式,探索完善“扶贫资金变资产,资产租赁享收益”的资产收益扶贫方式,按照县委、县政府统一安排部署,乡村两级组织整合贫困户到户资金和扶贫互助资金5000多万元,以股份形式入股德青源,由德青源集团公司进行统一运营、管理、销售,吸纳本地贫困人口在公司就业,实现公司与贫困户互利共赢。

三、增强整体联动,实施“两个帮带”提升行动。一是实施机关支部帮带贫困村支部行动,解决村党支部推动工作能力不强、组织引领发挥不充分的问题。目前全县108个机关党支部共联系帮扶贫困村党支部230个。县委组织部帮扶哈达铺镇玉岗村成立富民果蔬农民专业合作社,新建日光温室20座,引进种植奶油、巧克力草莓,春节前夕40多天时间,销售额就达到20多万元,预计5月底20户贫困户户均分红可达7000元以上,村集体增加收入20万元以上。二是实施合作社互助行动。按照产业相近、地域相近的原则,实行强带弱、富带穷、大带小的帮扶互助行动,探索在两河口镇罗湾、山背两村成立联村党总支,组建了覆盖两村的养蜂、养鸡、蔬菜专业合作社,联合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和产业发展,增强了联动效应和规模效应。目前,全县建立联村党支部2个,联合合作社5个,合作社的带贫能力普遍增强。

上一条:甘肃西和:村企携手“地生金” 产业扶贫富农家
下一条:武山县结合“党员固定活动日”开展“打赢脱贫攻坚战,我们怎么办”专题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