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基层动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振兴动态 >> 基层动态
临潭县产业发展助推精准扶贫情况综述
发布日期:2018-06-11 作者: 来源:

近年来,临潭县为了让贫困群众真脱贫、脱真贫、不返贫,因地制宜创新扶贫开发路径,把依靠产业发展实现脱贫致富作为脱贫攻坚工作的治本之举,推进精准扶贫与转变发展方式深度融合,坚持突出优势,培育多元富民产业,促进贫困群众增收脱贫,由“大水漫灌”向“精准滴灌”转变,增强贫困户“造血”能力,不断提高特色产业对全县脱贫攻坚的贡献率。

一.特色农牧业方面

在推进脱贫攻坚工作中,临潭县结合各地村情地貌与资源条件,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把产业扶贫作为保证贫困人口脱贫不返贫的坚实支撑。

(一)大力发展特色产业促脱贫。充分发挥我县耕地、草原等资源优势,按照“压粮、优经、扩饲”的种植业总体思路,适当压减了粮食作物面积,大力发展藏中药材、高原夏菜、杂交油菜等特色优势产业,扩大优质牧草种植面积,大力发展牛羊养殖、育肥,促进产业精准脱贫。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14万亩以上,各种药材年产量达到2.2万吨,产值2亿多元,为2万多户种植户户均增收10000元;杂交油菜5万亩,产值4100万元,为2.7万户种植户户均增收1520元;高原夏菜2万亩,产值4000万元,为4800户种植户户均增收8300元;优质牧草基地2万亩,产值3000万元,为6000多户种植户户均增收5000元以上。全年出栏牛羊15万头(只),产值1.53亿元,为1.5万多户养殖户户均增收1万元以上。自2014年以来,全县有3719户建档立卡贫困户依靠农牧业产业脱了贫,占已脱贫人口的46.8%。

(二)强化扶贫产业经营主体培育。全县建成农产品加工企业8家,有2家企业获得州级农业产业龙头企业认证。西正开农业发展公司年生产加工销售高原夏菜2.7万吨,在广州、杭州、成都等地上市销售,产值达4000万元以上,带动500多户贫困户增收。高原绿色食品厂年加工燕麦、麦索1000吨,产值达1100万元,带动100多户贫困户增收。2017年底,全县年产值百万元以上的龙头企业达到6家。发展户保、庄稼汉、雯商、农盛、国盛民等农牧民专业合作社1085家,创建县级示范合作社115个、州级示范合作社18个、省级示范合作社10个、国家级示范社3个,推广普及“公司+合作社+农户+基地”发展模式,提高农牧民组织化程度和农牧业市场化水平,如户保、庄稼汉、新农等合作社走出了“支部+合作社+农户+基地”的创新发展模式,充分发挥了基层党组织在产业扶贫中的先锋引领作用,在促进产业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助推县域经济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

(三)强化品牌建设促脱贫。突出“优质、安全、绿色”导向,深入实施特色农产品标准化、品牌化战略,大力发展中药材、高原夏菜、牛羊肉等特色农畜产品的无公害种养殖,稳步推进“三品一标”认证登记,培育壮大特色优势品牌,拓展特色农畜产品外销渠道,强化农畜产品质量安全检测体系建设,特色农产品品牌培育取得了一定的成效。截止目前,已注册中药材、蔬菜、小杂粮、牦牛藏羊、鸡蛋、土特产等特色农产品12类26个商标。全县认定无公害农畜产品产地3个,申报无公害农畜产品8个,认证绿色食品1个。在全县5家“三品一标”农产品生产企业及专业合作社开展了追溯试点,实行生产档案制度和产地准出制度。将全县871家种养殖专业合作社纳入到县级追溯平台主体信息库进行管理。培育了“西正开”牌蔬菜,“洮绿”、“弘泰和”、“庄稼汉”牌青稞、燕麦小杂粮系列,“洮馨香”牌菜籽油,“国盛民”鸡蛋,“户神保”、“雯商”牌中药材等一批名特优农畜产品品牌,实现了农超对接,产品增值效益明显。积极组织企业、合作社等经营主体参加农博会、药博会、兰洽会和天津农博会等省内外大型农产品宣传推介活动,签订农产品销售协议5000余万元,促进贫困群众稳定增收。

(四)创新扶贫模式,拓宽增收渠道。一是发展“三变”模式。将产业扶贫资金投入到合作社、龙头企业发展产业,年底进行保底分红,让资源变资金,让资金变股金,让农民变股民,确保贫困村、贫困户有稳定的收入来源。典型的有“西正开模式”,将贫困户扶持资金、土地、劳务折股量化入股到西正开公司发展高原夏菜产业,年底根据效益进行保底分红,将贫困户变成了股民。二是发展“经营主体+贫困户”模式。以合作社、企业等经营主体为抓手、以贫困户脱贫致富为核心,大力发展“合作社+贫困户”、“龙头企业+合作社+贫困户”等带动模式,实现合作社、企业与贫困户的利益紧密连接机制。如西正开、户保、庄稼汉、新农等合作社走出了“合作社+贫困户+基地”的创新发展模式,在促进产业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助推县域经济发展发挥了巨大作用。三是创新金融扶贫模式。县上已经筹资2000万元,争取省上配套资金3000万元,利用5000万元财政担保基金撬动扶贫贷款5亿元,其中用于产业发展贷款3.079亿元,助推扶贫产业发展。四是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为进一步增强农牧村自身发展动力,通过整合村级现有资源、深挖新型资源,多渠道增加村级收入,55个贫困村有村集体经济发展资金,其中村集体经济发展资金50万元以上的三个,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

(五)打造新业态培育新动能。2017年紧紧抓住冶力关大景区建设和全域旅游开发这个契机,投入资金1500余万元,在大景区种植油菜2万亩,万寿菊、油葵等经济性花卉650亩,在八角乡建成了十里花卉长廊和油葵观赏基地,以“农业+旅游”的模式精心打造了池沟村“乡村迪士尼”游乐园,在天池冶海、兰家山、古战、亦子多观景点建成了“山水冶力关、魅力临潭欢迎您”等油菜花大地艺术;在G248线、S306线公路沿线建成万亩油菜花观赏带,同时,利用景区丰富的油菜花资源积极扶持200余户贫困户发展土蜂养殖;实现了种植业与生态养殖业、农业与旅游观光有机结合,有力促进了农牧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为产业精准扶贫培育了新动能。

二、旅游业方面

以创建全域旅游示范区为契机,以“发展旅游产业带动扶贫开发,扶贫开发促进旅游产业发展”为工作思路,以建设冶力关大景区和创建国家5A级景区为抓手,大力实施乡村旅游富民工程,着力提升完善旅游基础设施,坚持多轮驱动、多点支撑,借助旅游优势推进精准扶贫,取得了显著成效。2017年共接待游客243.6万人次,创旅游综合收入11.94亿元。旅游业已成为临潭县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重要支撑,旅游扶贫也成为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之一。

(一)全民参与,实现乡村旅游扶贫优势转化。为切实转化我县旅游资源优势成为经济效益,积极引导景区周边村民转变生活方式,鼓励当地村民积极参与发展旅游业,出台了《全民参与办旅游实施意见》等政策性文件,引导群众将“发展旅游业”融入到老百姓的生活当中,扶持开展生产经营性活动。在冶力关、八角景区发展农家乐350余户,马队经营户100多户,大规模种植油菜、万寿菊等经济作物,养殖虹鳟鱼、青脚麻鸡、獭兔等,建成了池沟、庙花山乡村植物园,乡村乐园等,同时通过搞运输、贩卖土特产、山野菜,都为当地群众带来了巨大的经济效益。特别是冶力关庙沟、池沟村,大多数群众都陆续经营农家乐,形成了农家乐示范片区。

(二)优化环境,为市场开发创造条件。近年来,我县不断加大政府投入力度,先后实施了临潭县冶力关旅游景区基础设施、旅游道路、旅游厕所、关街休闲一条街水上餐厅、金翔欢乐谷、停车场等一大批重点旅游项目,旅游服务功能日趋完善。一是结合冶力关大景区建设,投资4.8亿元,重点实施了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旅游道路建设提升项目、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产业,重点培育了万亩油葵、万亩油菜花、高原梯田观赏带、万寿菊观赏基地、牡丹观赏园、草莓采摘园、乡村植物园等农业休闲旅游产品。成功打造了“八角花谷、十里画廊”乡村旅游品牌。新建了冶力关池沟“乡村迪士尼乐园”,八角庙花山“乡村民俗卡通体验园”等娱乐项目。实施了八角镇牙扎村临街风貌改造及河景提升建设项目、冶力关镇池沟—庙沟农家乐环境改造及河道综合整治工程以及冶力关镇临街建筑风貌和环境改造工程,实现了冶力关大景区的精彩绽放和华丽转身,各景区基础设施不断完善,景区的可进入性、景观质量持续提升。大力实施“美丽乡村”建设,不断夯实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实施了总投资130万元的城关青崖村乡村旅游富民工程,制作景区标识标牌50多块,改善了各旅游景区外部环境,全面推动了全域旅游和旅游扶贫工作向纵深发展。二是依托大景区品牌资源,发展乡村旅游专业村。近年来,借助冶力关大景区建设机遇,我县以发展乡村旅游为抓手,统筹规划,科学布局,全力推进国家旅游局确定的八角乡中寨村、庙花山村等13个旅游扶贫重点村建设。结合全县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每年选择10-15个旅游基础条件好、发展旅游业条件便利的村,建成高标准的旅游专业村,配套建设了停车场、游客服务点、旅游商品店铺、旅游厕所等。按照国家3A级旅游景区标准,积极启动创建庙花山、古战、王旗旅游名村,在重要景点及旅游道路沿线建设了古战牛头城观景台、新城红桦山观景台、长川尕弯梁观景台、冶力关兰家山观景台、八角庙花山观景台等5个观景台,观景台周边大面积种植油菜花、油葵、观赏菊等经济作物,丰富乡村旅游内涵,向游客直观展示乡村田园风光。三是挖掘特色旅游资源,推动农家乐快速发展。我县冶力关、新城、城关、古战、术布等乡镇,生态资源丰富,发展生态旅游的条件得天独厚。按照科学开发生态旅游资源,发展特色乡村旅游,实现群众脱贫致富的思路,大力打造旅游扶贫典范,积极推动旅游扶贫工作。2017年,直接落实旅游产业扶贫资金100万元,重点引导扶持冶力关、八角贫困村、贫困户开办农家乐发展乡村旅游。2017年新扶持发展53户贫困户发展农家乐,集中采购床具、灶具、餐具、桌凳、门头店招牌等开办经营农家乐所需必需品,并在卫生间改造、客房装修、院落硬化、风貌改造提升、厨房改造提升等方面给予扶持,联合州旅游局打造了八角庙花山村17户精品民宿。支持鼓励发展条件好的贫困户开办农家乐,有力地推动了农家乐遍地开花,促进当地把特色资源转化为经济效益,走出了一条乡村旅游脱贫的路子。

(三)拓宽产业链,提升景区资源转化率。一是积极推动餐饮、住宿、养殖、交通、购物等旅游服务产业的发展,让群众在既不离乡也不离土的情况下,开展生产经营活动。重点围绕“农家乐”的开发和改造提升,举办“农家乐”培训班,引导他们主动提档升级,提高了纳客能力与服务水平,形成良好的示范带动作用。目前全县有农家乐有520余家。二是积极开发旅游特色产品,进一步推进产业结构调整。着力挖掘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旅游商品。民族服饰、洮绣、洮砚、铜器铸造工艺品,木耳、狼肚菌、蘑菇、野燕麦、豌豆粉、洋芋粉条、菜籽油、当归等特色旅游商品制作销售已初具规模,并受到游客的青睐。扶持引导城关、卓洛刺绣厂、八角乡农产品加工厂,新城高原特色旅游商品公司等企业拓展业务,开发新产品。加快生态农业观光项目建设,在冶力关、八角发展虹鳟鱼、土鸡养殖等项目,在景区设立土特产出售点等,丰富了旅游产品,满足了游客多元化需求。大力实施乡村旅游“后备箱”工程,积极推进旅游电商品牌培育计划。将“旅游+互联网”理念融入旅游商品开发建设,重点扶持贫困村发展家庭手工业、家庭服务业,推出了藏地密码、傻儿山货、吉祥三宝,乡棒杂粮等一批本土旅游商品品牌。为群众的增收致富开辟了新途径,旅游扶贫成效显著。

(四)扶持旅游企业,吸纳当地群众就业。一是积极吸纳景区周边贫困户在景区从事摆摊售卖、卫生保洁、护林防火等公益性岗位。二是扶持景区周边积极发展漂流、滑索、游船、快艇、滑草射箭,滑道、马队、宾馆、酒店等旅游项目,通过技能培训,鼓励贫困户到旅游企业就业,有力的消化了农村剩余劳动力,促进了景区周边村的脱贫致富。

三、劳务培训及输转方面

为切实做大做强劳务产业、促进农民增收,临潭县把提升农民工技能作为广大农民群众增收、推进全县脱贫攻坚工作的基础性工程来抓。全县共举办以电焊工、木工、钢筋工、砌筑工、装饰装修工、中药材种植员、家禽养殖工和劳务品牌等为主要培训内容的各类培训班126期,培训各类技能人才22821人次,13738名农牧民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技能资格证书》,全县广大农牧民群众职业技能水平得到进一步提高,劳务产业不断做大做强,近年来,我县劳务输转人数平稳,劳务收入呈平稳缓增趋势,不断促进了农民增收。2018年截至目前输转劳动力15379人,创劳务收入9211.4万元。

(一)依托东西协作,促进精准脱贫。抢抓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帮扶战略机遇,积极与天津市东丽区人社局对接,依托部门职能,紧紧围绕“培训一人、输转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户”的目标,在劳动力技能培训和劳务输转等领域达成了共识,逐步构建起了“加强对口支援,实现互利共赢”的良好局面。

(二)加强就业扶贫宣传,助推就业扶贫工作。自脱贫攻坚工作开展以来,全县广大群众对就业扶贫政策存在认知浅薄、了解不深的问题,极大影响了脱贫工作的进展。临潭县及时成立就业扶贫和社保扶贫宣传小组,积极组织进村入户,对全县16个乡镇、141个行政村723个自然村开展了就业、社保扶贫及农民工维权政策的宣讲,尤其保证对每户建档立卡户入户宣讲到位,同时认真解答提出的疑问。通过此项工作的开展,为下一步更好开展就业扶贫工作起到积极促进作用,同时也助推了精准脱贫工作进展。

(三)签订优先吸纳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协议。由县人社局会同水电、住建、交通、经信等部门,联系劳动用工企业积极为当地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提供就业岗位,并和用工企业签订优先吸纳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协议,为建档立卡贫困劳动力搭建就业平台提供了保障,促进了我县就地就近就业工作的开展。

四、电子商务方面

为进一步强化产业扶贫产销对接,扶持引导经营主体主推 “一县一品”,打造在全国有影响力的品牌,将我县农产品发展订单农业,推进电子商务发展,确保农产品有稳定的销售渠道。充分发挥东西扶贫协作和定点扶贫力量,采取引进或合作模式发展辐射范围广、带动能力强的产加销龙头企业,扩大对外销售渠造和窗口。加大特色农产品宣传力度,不断提升知名度和市场占有率。持续开展电商扶贫及推广工作,实现县、乡、村三级电商服务中心全覆盖,不断提高农牧民群众增收致富能力,实现脱贫致富。

(一)农村电子商务发展,推动脱贫攻坚工作。以发展农村电商为契机,通过电商扶持农产品规模生产企业上行,带动农产品种植贫困户脱贫。电子商务龙头企业安排适当产品、适当岗位帮助贫困户增加收入、实现就业;鼓励县域内工业企业,优先聘用建档立卡贫困人员;支持合作社实行土地流转或土地托管,发展规模化种植特色农作物,利用电商平台,带动贫困人员就业;支持特色产品企业不断扩大规模,长期雇佣贫困人员,提高贫困人员收入,帮助贫困户脱贫。培育一批农村电商龙头企业创业带头人。

(二)运用电商营销农产品连片开发和精准扶贫。引导支持一批有发展前景的特色农产品电子商务公司,对土豆粉条、菜籽油、土蜂蜜、野燕麦、糌粑、当归、党参、黄芪等农特产品进行整体品牌包装、营销推广和交易服务。组织农村经纪人、种植大户、农业团体依托平台开展产业化经营;组织消费地交易市场、超市、网络零售企业与平台开展商品预售、包销等供需对接服务。推动建立标准化生产流程和产品质量认定标准;开展原产地认证,建立产品追溯体系,加强品牌保护工作,扶持本地农产品质量认证企业,把农产品的质量作为发展农村电子商务的重点和优势,让临潭的农产品从源头可溯,打造临潭的农产品电子商务品牌。在电商发展的推动下涌现出了一批电子商务公司,如临潭县众盟电子商务有限责任公司、临潭县藏地密码电子商务有限责任公司、临潭县众创之星电子商务有限责任公司、临潭县藏地扎推儿电子商务有限责任公司、临潭县洮州印象电子商务有限责任公司等电商企业,与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电商从业者与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促进贫困户脱贫。

(三)创新农村物流服务网络。借助“鑫弛物流”县域内高效分拣中转,72小时村村通。全国物流件进村借助“鑫弛物流”转运进村初步实现最后一公里。村物流件进全国借助“鑫弛物流”从村、乡镇到县城分拣对接第三方物流对接全国,初步实现最初一公里。整合承运整合县域原有四通一达代理点的县、镇承运,机场模式自建公用的方式互惠互利。有效降低物流运输成本。内部配货借助“农村物流三级服务站体系”整合乡镇、村的生活、生产资料的零售商,对接县域一级经销批发商,内部B2B(零售对批发)线上订货线下配送,有效降低物流运输成本、增加三级物流体系下站点的生命活力。零担配送“鑫弛物流”自建开放零担业务公共平台,可以用手机下单、400电话下单、第三方接口对接下单整合点对点零担物流配送,有效降低物流运输成本。减少农产品流通中的物流成本。专线配送“鑫弛物流”自建开放专线业务公共平台,整合县域内所有县域-全国的专线物流(临潭-兰州、临潭-北京)。并且对专线承运能力、时间计划及时更新,借助“鑫弛物流”自有三级物流体系解决临潭县内任何地方高效、低成本的配送到专线物流配货中心,并且继续转接专线到全国。

上一条:全国人大常委会专题调研组来迭部调研脱贫攻坚工作
下一条:夏河县组织召开脱贫攻坚工作座谈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