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基层动态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振兴动态 >> 基层动态
出好旅游致富拳 打赢脱贫攻坚战
发布日期:2018-11-06 作者: 来源:

近年来,我县旅游扶贫工作全面贯彻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重要战略思想和省州县委关于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系列决策部署,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指导,以全域旅游为理念,以冶力关大景区建设为契机,紧紧围绕州委“旅游兴州”和县委“旅游带县”战略,按照“发展旅游产业带动扶贫开发,扶贫开发促进旅游产业发展”的工作思路,依托丰富的旅游资源,大力发展乡村旅游业,旅游扶贫工作取得了阶段性的成果。

截至目前。在冶力关镇、八角镇发展农家乐500多户,从业人员达4500人,年收入10万元以上的农家乐有80多户,5万元以上的有150多户,带动1200户贫困户实现户均增收3000元以上,特别是旅游资源好、发展条件优的冶力关镇、八角镇、城关镇、古战镇、新城镇、流顺乡等乡镇的不少贫困户,通过开办农家乐、打造精品民宿、经营马队、售卖土特产、跑运输、搞种植,到旅游企业打工就业等多种形式,走上了旅游致富路、吃上了旅游饭、过上了好日子,越来越多的贫困户参与到旅游中来,享受到了旅游发展带来的政策“红利”。

一、综合施策,统筹全局,营造旅游环境

1、深化思想认识,压实工作责任。近年来,我县坚持把发展旅游业作为脱贫致富的重要“引擎”,把旅游扶贫工作作为精准扶贫的重要抓手,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旅游产业发展,每年年初,高规格召开了全县旅游工作会议,研究部署旅游重点工作,并将我局列为脱贫攻坚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认真制定了《临潭县旅游脱贫攻坚实施方案》,《临潭县乡村旅游发展实施方案》、《临潭县农家乐发展实施方案》、《临潭县旅游“三变”实施方案》等旅游扶贫相关文件,并与全县41个成员单位签订了目标责任书,分解目标任务,压实工作责任,按照“月报告、季分析、年总结”的工作思路,严格落实旅游扶贫考核制度,将扶贫工作与中心工作同部署、同安排,成立了临潭县旅游产业开发领导小组,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形成了齐抓共管,横向推进的工作格局,确保了旅游扶贫工作有序开展。

2、认真调查研究,挖掘旅游资源存量。为准确掌握我县发展乡村旅游的资源条件和发展基础,提高旅游扶贫的精准度和实效性,我局组织骨干人员,多次深入涉旅乡镇,通过访问、实地查看、绘图登记的方式,对各乡镇旅游资源、文物保护、古村落、古民居、民俗风情、历史人物等进行了一次大排查、详摸底、按照“一乡一景、一村一品、一家一艺”发展思路,依托各乡镇旅游资源特点和区位发展优势,因地制宜,打造成一批以冶力关大景区为中心的生态观光型、田园休闲型的自然观景带和洮州卫城为中心的民俗文化体验型的人文景点,做好各乡镇景点的打造,将各景点串起来,形成“点串线、线成面”的大旅游局格局,真正将资源活起来,促进我县乡村旅游提质增效,助推全县全域旅游的发展,加快了我县脱贫致富步伐。

3、抢抓政策机遇,争取项目资金。近年来,国家、省州都相继出台了很多关于旅游精准扶贫相关政策,抢抓国家支持“三区三州”和“两州一县”扶贫工作政策机遇,上报了总投资4100万元的临潭县乡村旅游扶贫项目,共上报旅游扶贫村13个,扶持发展农家乐300户,通过进行集中定制采购床具、灶具、餐具、桌凳、门头店招牌等开办经营农家乐所需必需品,统一进行卫生间改造、客房装修、院落硬化、风貌改造提升、厨房改造提升等。二是积极和省州行业部门对接,目前已争取到省旅发委旅游产业补助资金200万元,用于池沟村、牙扎村乡村旅游基础设施建设。争取上报的2018年扶持30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发展农家乐项目,近期将下拨省级补助资金;三是未雨绸缪,提前谋划。积极联系设计院开展了池沟村、牙扎村、高庄村及农家乐扶持改造的前期实施方案,可研的设计编制工作;四是积极与县生态办对接,将有发展条件的生态文明小康村规划打造成旅游专业村。五是为进一步提升“八角花谷,十里画廊”乡村旅游的品牌的影响力和知名度,我局加强与部门沟通对接,积极向上申报争取八角乡村旅游景区基础设施资金2000万元,已完成了可研编制等前期工作。进一步夯实发展乡村旅游产业基础

4、结合农村“三变”改革,助推乡村旅游纵深发展。按照省州有关“三变”工作的要求,积极抢抓和推动农村“三变”改革的政策机遇,认真制定了临潭县乡村旅游“三变”改革方案,结合各乡镇不同优势和特色,将景区(点)、观景台、花卉种植、油菜花种植、农家乐示范村等确定推进乡村旅游“三变”改革开发重点,并将旅游基础好、发展条件优的八角镇庙滩新村作为乡村旅游“三变”改革州级示范点,有效的盘活了村内各类旅游资源,通过折股量化等多种形式,让闲置的资源活起来,将闲置的房子用起来,积极发展民宿客栈,“农家大院”等新的旅游业态,精心打造的庙花山村“花庐”精品民俗民宿,成为集花卉观赏、休闲娱乐、餐饮住宿为一体的田园综合体。让更多的贫困户参与进来,真正做到了农户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参与旅游产业开发,享受股权分红,形成了“三变”改革工作新亮点。下一步,我们继续以“三变”改革为契机,结合当地特色资源,不断加大创建旅游“三变”试点,全面盘活全县旅游资源,充分挖掘,因地制宜,让旅游带来的红利惠及“大家”。

5、科学编制规划有序推进建设。为保证我县旅游扶贫工作取得实效,进一步助推我县全域旅游发展,近年来,按照规划先行的原则,高标准编制的《洮州卫城旅游发展总体规划暨重要节点修建性详细规划》、《牛头城旅游开发规划》、《牛头城文物保护规划》,配合州上编制了《甘南州全域旅游示范区总体规划》,积极邀请中建集团编制设计了《甘南州“百里洮河风情线”旅游带临潭县重要节点提升规划方案》、编制了《八角乡村旅游发展规划》,并积极联系设计单位我县今后乡村旅游扶贫工作提供了科学依据。为我县旅游转型升级绘好了发展蓝图。进一步明确了我县旅游扶贫开发的总体思路、目标和举措。

6、狠抓项目建设,完善基础设施。乡村旅游业的发展,旅游基础设施是关键,也是支撑点,考虑到我县发展乡村旅游业和旅游精准扶贫工作都围绕“景区带村”发展思路,首先全面提升完善了景区基础设施。特别是去年,重点实施了冶力关镇区旅游服务设施提升建设项目、大景区绿化美化建设项目、大景区旅游道路建设提升项目等。累计完成投资4.88亿元。今年为进一步完善“八角花谷、十里画廊”乡村旅游景区基础设施,加强了上级部门协调对接,积极争取,省旅发委下达200万补助资金,现已积极联系设计单位,已完成了对牙扎、池沟的前期编制工作和招投标工作,目前池沟已具备开工建设条件,牙扎村实施方案正在评审,预计能够按期开工。这些项目的实施有完善了我县旅游基础设施,提升了景区可进入性,提升了景区知名度和影响力。

7、加强旅游人才培训,拓展旅游从业渠道。随着景区管理服务体系的完善,以及旅游人数的持续增多,乡村旅游点和旅游企业的成规模发展,旅游从业人员需求量大幅增加,临潭县以服务质量提升为主线,制定了旅游培训计划,按照“培训一人、就业一人、脱贫一家”的培训思路,积极与人社、扶贫、乡镇等部门对接,组织冶力关、八角、城关、古战等乡镇农家乐经营户、宾馆、饭店从业人员参加培训,指导各旅游企业开展全员岗位培训。并加大对新扶持和发展开办农家乐的建档立卡户的培训力度,从经营、餐饮操作、礼仪服务等方面进行了针对性的培训。同时对部分建档立卡贫困户进行岗位技能培训,输送到农家乐、宾馆饭店、游船漂流等企业就业,旅游厕所、观景台管护员积极优先吸纳贫困户就业。组织人员开展“牛肉拉面师”“中式烹调”“农家乐菜品”等各类培训班。2016—2018年,举办旅游从业人员培训15期,培训人员达1600人次。

二、因地制宜,探索模式,助推脱贫攻坚

1、景区带村模式。近年来,我县旅游业取得了大发展,特别是去年“冶力关大景区”的精彩绽放、华丽转身及“八角花谷,十里画廊”乡村旅游品牌的逐渐形成,冶力关池沟村、关街村、八角镇庙滩新村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池沟村先后被评为“全国旅游小康村”、“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等殊荣,关街村被评为“全省乡村旅游示范村”、这些景区周边村子的基础设施完善了,环境村容变化了,家家盖起了二层小洋楼、开办起了农家乐、乡村客栈、精品民宿、拉起了运输、开起了“旅游专卖店”,贩卖起了土特产,真正做到了群众腰包“鼓”了,乡村建设“美”了,贫困群众笑容更加灿烂了。

2、旅游带业模式。近年来,临潭县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依托资源禀赋,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开发与保护并重,发展“守得住历史记忆,留得住青山绿水,记得住乡情乡愁”的乡村旅游。高度重视旅游业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充分发挥旅游“一业带多业”的带动作用,一是旅游与农业深度融合,依托观景台建设,在G248线和S306线公路沿线规划建设了万亩油菜花、高原梯田观赏带,大力发展观光农业,在八角镇打造了十里花卉长廊,推出了牡丹观赏、万寿菊观赏基地、田园采摘、乡村迪士尼乐园等极具乡土气息的农业休闲体验产品,推动了观光游到休闲体验游的转变,形成了旅游与农业的深度融合;二是旅游带动副业,土产变特产。近年来,临潭县着力挖掘具有民族文化特色的旅游商品,重点扶持贫困村、贫困户发展家庭手工业、家庭服务业,推出了洮州刺绣、乡棒杂粮、民族服饰等一批本土文化旅游商品,原本农户自供自给的粉条、木耳、菜籽油等土特产成为游客的“抢手货”。民族服饰、洮绣、洮砚、铜器铸造工艺品,木耳、狼肚菌、蘑菇、野燕麦、豌豆粉、洋芋粉条、菜籽油、当归等特色旅游商品制作销售已初具规模,并受到游客的青睐。

3、提供岗位促进增收模式。近年来,我县把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和配套功能作为发展文化旅游业的支撑点,先后实施冶力关文化广场、文化体育中心、观景台、冶峡隧道、污水处理等重点文化旅游基础设施建设项目70多个,完成投资15亿元。一是旅游项目带动就业。去年“冶力关大景区”项目建设以来,景区项目建设的用工量直线上升,累计提供了1000多个施工岗位,在保障施工效率和质量的前提下,通过岗位预留,积极吸纳了包括当地贫困户在内的300多名农民参与建设,每人每天收入不低于100元。同时,安排农民参与景区设施的日常维护,每年累计提供100多个岗位,方便了工作,又拓宽了农民收益渠道。二是开展“厕所革命”解决就业。在道路沿线、观景台、景区周边新改建旅游厕所30座,并聘用贫困户作为管理员,既解决了旅游厕所的管理问题,又为贫困户创造了增收路径。三是旅游企业带动就业。积极发动全县星级饭店、旅行社、景区景点、农家乐等旅游企业吸纳贫困群众就业,采取这种多措并举的方式,为贫困户提供了就业岗位,拓宽就业渠道,增加就业收入,帮助他们早日脱贫致富奔小康。

上一条:舟曲县召开脱贫攻坚档案资料整理规范暨乡镇互查培训会
下一条:临潭县流顺乡眼藏村以临云种植农民专业合作为载体带动贫困户脱贫增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