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振兴要闻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 >> 振兴要闻
打胜乡村振兴“第一役”
发布日期:2021-03-27 作者: 来源:香巴拉在线
打胜乡村振兴“第一役”
——我州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纪实

   记者 张成芳



  近年来,全州上下深入贯彻州委州政府《关于深入学习浙江“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全面扎实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的实施意见》,坚持把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作为一项政治任务和重大民生工程,与全域旅游无垃圾示范区创建、生态文明小康村建设、乡村文化旅游“一十百千万”工程和脱贫攻坚等紧密结合,统筹谋划、整体部署,紧盯目标、压茬推进,“三大革命”成效显著,“六大行动”稳步推进,拉开了打造“五无甘南”品牌的序幕,全面打赢了我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场硬仗。

强化领导 高位推进整治行动

  州委农村工作会议全面部署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州委州政府主要领导分别作出批示、分管领导扎实具体安排,州长办公会议专题研究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州委州政府领导按照包抓县市工作要求,认真督查调研指导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情况,特别是党政分管领导经常深入基层、靠前指挥,在一线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州人大、州政协将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列为重点进行专题调研视察,督促落实改进工作。州委州政府办公室、督查室不定期开展督查,在全州通报工作情况、跟踪问题整改见效。各级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专项工作组积极作为、狠抓落实,农业农村局等牵头部门深入一线,督查指导、履职尽责,全力推进,印发《甘南州2020年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工作要点》《甘南州2020年农村厕所革命实施方案》《甘南州农户改厕技术导则(试行)》等一系列文件强化服务和指导。组织人员外出学习观摩、培训考察,召开现场推进会、观摩推进会,开展专项督查,学习交流经验,查找问题不足,集中解决问题。

分类指导 扎实推进“三大革命”

  扎实开展厕所革命。按照“因地制宜、宜水则水、宜旱则旱、循序渐进”的原则,充分尊重群众意愿,合理确定改厕模式,引导群众投工投劳,分类改造提升,积极探索总结出了甘南“适应高寒”无害化卫生旱厕模式,攻克了高寒地区改厕难题。全州主推采用“五种模式”:在城郊污水管网覆盖及旅游专业村、公路沿线有条件的村庄推广建设水冲式无害化厕所;未纳入污水管网及条件相对便利的村庄建设三格式化粪池厕所或双瓮式厕所;高寒偏远的自然村探索总结适应甘南高寒双坑交替式无害化卫生旱厕或阁楼式堆肥卫生旱厕。截至2020年,全州共改建新建农村户用卫生厕所74692座,普及率达到59.5%,超出省定目标任务26.5个百分点。落实中央和省州资金9800万元(其中,中央和省级投入资金4542.4万元,州级投入资金5257.8万元),目前全州累计新建行政村卫生公厕620座,按照行政村有1座卫生公厕的目标任务,已基本全覆盖。

  分类推进风貌革命。全力推行“六化七改三治”标准,积极推动整治向农牧村家庭延伸,细化到窗台、炕台、灶台、炉台和暖廊、厕所、圈舍、柴房等户内各区域,有效改善农牧民的生产生活环境。深入开展村庄清洁行动,共完成创建清洁村庄522个,完成率100%。累计清理农村生活垃圾9701.4吨、村内水塘1070口、村内沟渠3904公里、村内淤泥3390.6吨、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废弃物84779.7吨。清理乱搭乱建、乱堆乱放,依法拆除烂墙、烂房、烂圈、废弃厂房棚舍等3796处,清理积存垃圾3805.08吨,整齐堆放秸秆、柴草、农机具等生产生活资料8584余处。宣传群众1130场次,张贴宣传标语1518条。2020年在全省考核验收中我州被评为“优秀”。

  全力抓好垃圾革命。2017年以来,各县市分批次累计从财政预算筹措2.64亿元,通过机制创新吸纳社会资本220万元,争取省上补助资金和天津援建资金2152.5万元,配备环境保洁人员10317名、配发垃圾清运车1468辆、配置垃圾箱11315个,基本实现了各行政村有垃圾收集箱、转运车和保洁队伍。

因地制宜 有序开展“六大行动”

  
以绿色发展理念为导向,开展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废旧农膜回收利用与尾菜利用、畜禽养殖废弃物及秸秆资源化利用、“四好农村路”建设、村级公益性设施共管共享等“六大行动”,打造美丽宜居乡村正在转变成一种有品格的力量,不断激发着藏区群众追求幸福生活的动力。截至2020年,全州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率为3.47%,农村生活污水治理管控率为6.92%。按照建好、管好、养好、运营好“四好”农村路建设要求,完善村庄交通路网,打通村庄“经脉”,目前全州建设自然村组道路2494公里,硬化村道98520公里、巷道156334公里、庭院步道12574公里、牧道105公里、旅游栈道75公里,如期实现了全州具备条件的乡(镇)、建制村100%通客车目标。完成生态文明小康村规划编制1603个,村庄规划覆盖率55.89%,并正在落实2020年省级国土空间规划项目。以畜牧大县和规模养殖场为重点,以有机肥和沼气、堆肥就近还田、充当燃料等为主要利用方向,2020年全州畜禽养殖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75%,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配率95%,大型规模养殖场粪污处理设施装配率100%。全州每年争取省级农业环保专项资金60万元左右,扶持建立废旧农膜回收加工企业3个(临潭、舟曲、卓尼各1个),建立回收网点33处。年回收废旧农膜1600多吨,回收率约81%,达到了省定工作任务。全州662个行政村均设立了村级公益性设施共管共享理事会,落实公益性岗位10823个,建立“五个一”(一个工作机构、一套管理办法、一个理事会、一个管护基金、一批公益性岗位)管护机制,做到有制度管护、有资金维护、有人员看护,各项管护工作正常运行。 

探索创新 全面建设美丽乡村

  总投资156亿元,建设环境友好型、红色旅游型、生态体验型、休闲度假型、民俗文化型、特色产业型、党建示范型生态文明小康村1603个,实现了从先行先试到全面推开,从“点上开花”到“面上结果”,提升了农牧村整体生产生活水平,增强了农牧民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2019年深入实施文化旅游“一十百千万”工程,高标准建设文化旅游标杆村17个、全域旅游专业村103个、具有旅游功能的生态文明小康村297个、精品民宿和农家乐3000余家。2020年启动打造“全域无垃圾、全域无塑料、全域无化肥、全域无公害、全域无污染”生态文明新甘南,农牧村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农村改厕经验被农业农村部作为典型案例面向全国宣传推广。卓尼县入选“中国最美县城”“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榜单,迭部县被评为第四批国家生态文明建设示范县,卓尼县和合作市成功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全州成功创建了全国民族团结示范州,3个村被评为国家级民族团结示范村,9个村被评为省级民族团结示范村。全州16个村荣获“全国美丽乡村”“中国美丽乡村百佳范列”“全国乡村旅游重点村”“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等荣誉。世界旅游联盟发布的2018—2020年100个“旅游扶贫案例”中我州独占鳌头荣获3例,创造了全国市州第一。命名为国家、省级生态乡镇、生态村41个。碌曲县尕秀村被人民网评选为改革开放40年来全国49个“美丽乡村”样板村之一。扎尕那、阿万仓晋升4A级景区,我州荣获“2020中国最佳民宿度假目的地”称号,临潭万人扯绳等五个项目入选第五批国家级非遗项目名录。

上一条:孙伟在全省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工作调度会上强调争分夺秒抓进度真督实战促落实 坚决完成有效衔接工作年度各项目标任务
下一条: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 部署实施提高制造业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比例等政策